便便排入坑,全身都轻松!但排便中,让我们“心惊胆颤”的是,一低头便池却被血染红,于是形成了一种心理负担:是不是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然后整个人陷入深深的恐惧中,那么这不痛不痒,为何发生了便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便血,是指从肛门部位流出的血或是粪便中掺杂着的血液。便血的出现通常概括为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病变因素导致的便血,再者就是因为其它外在因素所致。便血的表现,一般包括喷血、手纸上带血以及大便带血等,有的便血持续时间比较长,有的持续时间相对短些。
生活中,导致便血的病因有很多,如果出现便血后有肛门疼痛现象,常见的为肛裂。便血后如果肛门不疼,一般有以下几种疾病可能:
内痔为齿状线以上曲张的静脉血管团,在腹压增加或者便秘的情况下,痔核肿胀、破裂容易产生便血。
直肠腺瘤长期在大便的刺激下,有可能会损伤黏膜下血管而导致出血。
尤其是溃疡性直肠炎,容易在直肠黏膜下形成广泛的炎症,导致局部的血管破裂而形成黏液脓血便。
除了上述一些肛肠疾病可导致便血不痛不痒外,胃部疾病以及血管畸形病变等,也可导致便血。
建议应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一般大便呈香蕉状则为正常,改掉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规律作息。
再次,注重饮食调理,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一些油腻食物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多吃瓜果蔬菜,增强免疫能力。
最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实现全身免疫系统良性循环,杜绝滥用药物。
便血非小事,当排便出现便血症状,即使没感觉,也应引起重视,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就诊,查明原因,避免久拖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