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俗  
“宋韵”到底是什么?“宋韵”的文化精髓探究
2021-12-16 15:48:25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宋代是中国文化从前期转入后期的关键时期,中国文化从相对开放、色调热烈的“唐型文化”,转向了相对内敛、色调淡雅的“宋型文化”。艺术性质从宫廷走向世俗,世俗艺术、民间艺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士人艺术和后来居上的市民艺术各领风骚,出现了新内容和新体裁,城市和工商业的繁荣,使得这时候的工艺品多富有生活气息,陶瓷、织锦和漆器多有大的发展。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应该引以为豪的朝代是宋朝,尤其是南宋,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解析宋韵密码,应深度剖析盛世背后的制度保障,才能较全面地了解我们所推崇的宋韵文化。
我认为,应从六个方面来触摸、了解、体悟宋韵文化:
一、政治制度:宋代汲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确立重文抑武的国策,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官制设计达到分权和制衡的目的。
二、科学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宋代建立起了系统而全面的教育体系,首次彻底打破门第等级对科举制的影响,普通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相对公平公正的科举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
三、经济金融:宋代商品经济和贸易高度发达,货币流通量激增,催生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推动了信用业、金融业的创新式发展。
四、学术文化:经历唐末五代连绵不断的战乱和道德失序后,儒学在宋代爆发式复兴。宋学的成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将中国古代哲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五、科学技术: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黄金时期,“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项都在宋朝发明并投入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宋朝科技人才灿若繁星,包括科技通才沈括、天文学家苏颂、数学家秦九韶、建筑学家李诫、农学家陈旉等。
六、文学艺术:宋代文化经过沉淀和自我充实,转向深沉、内敛。宋朝三百多年文化极其发达,诗人词人、书画名家辈出,表现的是纯粹的中国风格,显得淡泊秀丽、精致典雅、宁静隽永,洋溢着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之风,为中外学界所推崇。
对于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近代以来的一些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专家学者有过明确而客观的的评价。
启蒙主义思想家严复先生曾经说过:“古人好读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一代史学宗师陈寅恪先生如此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先生认为:“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宋史研究专家邓广铭先生之女、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认为:“宋代不是中国历史上国势最为强盛的时期,却是文明发展的昌盛时期。”
如今,社会昌明,国运强盛,文艺复兴,人心思善,中国进入了百年以来最好的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宋韵”的概念,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杭州市人民政府从习近平主席关于2016年G20的两次讲话内容提炼而来。习主席的原话是“杭州风景如画,堪称人间天堂。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会将会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杭州“既充满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也拥有面向世界的宽广视野”;“杭州2016年峰会将呈现给世界一份别样的精彩”。
浙江省市两级政府将习主席提出的杭州“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落实于“宋”这个意象自有其历史与现实的依据,实乃一着妙棋。
宋代并不完美,但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宋代留下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又有慷慨激昂、浩然正气的爱国主义,还有放眼天下的海外贸易,经典雅致的生活美学更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基调……这一切,构成为博大精深的宋韵文化。
宋韵应该是从宋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它体现了深厚的积淀,强大的渗透,连绵的传承。“盛唐隆宋”,这个“隆”,主要是指思想、精神、气质方面。宋韵文化中蕴含着生活美学的审美旨趣、生活文化,恰恰也影响着当今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响往”。
在古代典籍中,“韵”字本义为和谐悦耳的声音,最早见于《说文》,现代汉语中常用义为风度、情趣、意味等。“韵”字在宋代《集韵》一书中作为关键词,在宋代时常被文人雅士、才子佳人所使用。
“韵味”是宋代标识明显的审美气质,指的是意味之美、意味之境。宋代文化转向内,崇尚淡泊,而韵味的最高境界,可以用朱熹的门生魏了翁的话来概括:“无味之味,至味也。”
黄庭坚论苏轼书法“笔圆而韵胜”;辛弃疾的《小重山.茉莉》词中形容“茉莉”他更韵些儿。南宋时期寓居于临安清波门西湖边的文士周煇在《清波杂志》卷六记载:宣和间,衣着曰“韵缬”,果实曰“韵梅”,词曲曰“韵令”。由此可见,宋代时“韵”字确实为流行热词。如今,“宋韵”一词可理解为作为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境界。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宋韵文化作为杭州这座历史名城、南宋故都的精神根脉,近年来不断被人们所探寻、品读、诠释,解析,一股宋韵文化日渐兴起,宋韵生活美学已成为当代审美新风尚。
宋韵文化“流动”千年,传承于江南,活跃于当下,是传统文化的典范,更是精神的感性显现。
我认为,今天我们要提炼体悟出宋代的韵,再将此韵融入当下生活,并非一定要照搬其形,拘泥不化,而是要坚守其不变的神和韵,将宋代的情趣、品味、精神和精彩所在,积极融入到当今生活中,不仅共同富裕,还要有高尚情操,这才是“宋韵”的真谛所在。
回顾中国历史,黑暗程度之烈与时间持续之长举世无匹。如今太平盛世中华崛起,文化精神复归有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规划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就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在文艺复兴的时代,传道、释道、弘道当是文人责无旁贷的使命,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深度研究宋韵文化,我全力以赴。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