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俗  
强化制度引领 让历史文化资源“复活”
2021-12-21 16:05:1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姑苏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全力保护好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

 

 

助力千年文化古城历久弥新

 

 

□苏报记者 王小兵 苏报通讯员 李洲颜 张志鑫

 

 

保护好苏州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是检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姑苏区检察院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战略重心,立足检察职能,以公益诉讼为抓手,运用法律监督手段,更新司法理念,全力保护好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留住“姑苏印记”,让古城历久弥新,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强化制度引领

 

 

筑牢名城保护“法治城墙”

 

 

斑驳连绵的古城墙是苏州古城的见证,更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与瑰宝。为促进苏州古城墙的保护,2020年2月,姑苏区检察院充分利用与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建立的文物资源保护联动机制,共同对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范围的胥门段、阊门段、盘门段等城墙开展联合巡查。结果发现,阊门遗址南段城墙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有部分市民还在这段城墙上取砖取土,并在原本的位置上搭建起了板房,古城墙俨然成为“私人后花园”。对此,姑苏区检察院当即开展公益诉讼立案审查,并向主管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同时,利用新兴科技对破坏现场进行3D复刻还原,全力推动阊门古城墙恢复原貌。

 

 

与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开展古城墙巡护,只是姑苏区检察院在古城保护中推进行政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相衔接的一次有效尝试。

 

 

为扩大古城保护的“朋友圈”,姑苏区检察院与文物、古保委、园林绿化、住建、属地街道等单位开展常态化沟通协作,通过会签文件、联席会议等形式增进相互理解和支持,合力构建名城保护检察监督线索移送机制及结果反馈机制。姑苏区检察院还与苏州日报社携手成立全国首家“公益守护联盟”,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实现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的“双剑合璧”,并开发“公益守护区块链”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打破信息壁垒,打消群众举报的顾虑,实现线索全程留痕,杜绝掩盖问题的可能。

 

 

名城保护是姑苏区检察院独有的工作职能,为保障和规范名城保护工作有序、良好开展,姑苏区检察院积极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这一战略核心,出台完善了《姑苏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政检察监督实施办法》。在积极争取区人大的支持和指导下,姑苏区检察院围绕古城保护与更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重点工作,以检察建议、专题调研、参与立法等多元履职路径深入古城一草一木。除此之外,该院还助力《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出台,为保护古城墙贡献检察智慧。

 

 

在检察履职的过程中,检察机关越发意识到,古城保护不仅需要制度的保障、法治的规范,还需要一支“既懂法律知识、又懂文物保护科学规律”的复合型检察人才队伍。为此,姑苏区检察院整合办案力量,成立历史文化资源专业化办案团队,多次前往苏州市文物局、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等各级文保单位调研学习,与相关单位建立专业协作机制,开展复合人才培养计划,并创设“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官”品牌形象,作为姑苏检察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言人”。围绕文化遗产精品案例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文化宣教等方面精准持续发力,不断推进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团队荣获“全市检察机关十佳办案团队”称号。

 

 

履行监督职能

 

 

留存珍贵的姑苏记忆

 

 

2020年5月底,仓街与邾长巷交叉处一口距今110多年历史、名叫“洙泗泉”的六角形单眼孔古井,因周边地下管道施工存在损坏的风险。接到群众的反映后,姑苏区检察院检察官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结果发现群众反映的情况属实,于是主动联系辖区街道,建议采取措施防止施工对古井造成破坏。之后,古井围栏得到及时修复,施工人员还在古井周围加装了隔板,使古井周围的施工围挡退出文物保护范围数米开外,并安排专人值守,保护文物安全,确保了古井的安全。

 

 

洙泗泉古井得了保护,苏州古城的其他古井现状如何?姑苏区检察院举一反三,对古城区的古井进行了全面排摸,结果发现,古井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不断消失,井圈被盗、被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情况并不乐观。

 

 

针对这一情况,检察机关启动古井保护专项守护行动,针对古井保护工作存在的保护力量不足、专业程度不够等问题,通过开展古井公益调查、开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的形式为古井建立身份档案。不仅如此,姑苏区检察院还坚持借智借力,联合市区两级文物主管部门采用专家鉴定、确认,设立保护标志的手段,给古井井圈拓印,留存珍贵的石刻艺术,守护姑苏古井记忆。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姑苏区检察院在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领域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积极将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公益诉讼领域一项重点工作,用检察监督守护姑苏独特的城市印记,推动了盘门城墙坍塌、阊门城墙毁损、吴门桥受损、平江河清淤施工致驳岸坍塌、天赐庄历史文化街区内古树违规移植等案件的办理;促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横塘驿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阊门城墙、李根源故居、控保建筑岭南会馆、报恩禅寺、肃封里等文物项目的保护修复工作;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移除双塔小区树木,消除影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围墙安全的隐患。

 

 

延伸司法理念

 

 

让历史文化资源“复活”

 

 

在山塘街古戏台旁边,有一家“狸猫主题邮局”,里面有供游客寄托情思的狸猫主题明信片,还有以狸猫为文化IP的狸猫邮筒、狸猫杯垫、狸猫优盘等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和购买。

 

 

狸猫文化IP形象的“复活”得益于姑苏区检察院的一次公益守护。之前,山塘街七座古桥头矗立的七只“石狸”由于缺少保护,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姑苏区检察院通过检察建议,促进了七只“石狸”的保护。在做好“石狸”保护的同时,姑苏区检察院充分认识到“石狸”身上蕴藏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便撰写了《实现优质历史文化资源的高效开发与转化——以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古桥及其石狸为例》的调研报告,报送姑苏区委、区政府,建议从完善细节保护、建立体系保护、树立特色品牌三个维度用好优质资源打造打卡胜地,探讨如何将优质历史文化资源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品牌优势的路径。

 

 

调研报告得到了姑苏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综合采纳,助力开发山塘“石狸”的商业价值。很快,“石狸”们绚丽“变身”,以古灵精怪的新形象出现在邮票、书包、贴纸等文创产品上,走进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与山塘“石狸”相似,姑苏老字号也是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和品牌资源,保护老字号实质上就是保护商业历史记忆、保护多样性的商业文化。为此,姑苏区检察院针对老字号企业过度包装的问题,约谈主管部门和企业,用标准化战略引领老字号健康发展,并及时介入调查一家百年老店涉嫌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冬酿酒事件,约谈辖区食品类老字号企业,促进市场监督部门制定专项方案,将添加剂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检测主要项目;针对餐饮、食品类老字号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牵头区市场监管部门及老字号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撰写情况反映和调研报告,提出政企合力、多管齐下,从完善立法、一对一帮扶、加强品牌建设、合规经营等多角度助力老字号企业健康持久发展;及时介入苏州知名老字号企业商标被恶意注册事件,为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支持。

 

 

近年来,姑苏区检察院坚持保护与利用相促进的理念,在法治框架下助力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推进古城特色产业健康长久发展,激活古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服务古城经济发展大局。

 

 

姑苏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徐翔表示,历经2500多年,苏州古城依旧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为全国罕见,作为古城保护区的检察人,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好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让古城的历史文脉在发展中焕发生机,留住苏州人的乡愁。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