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了!我们都被余华骗了!
不少同学的对余华的印象都是:他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
在不了解他之前,也许大家内心都在暗自揣测,能先写出如此“伤痛文学”的作者,应该是位经历了很多的苦情汉子。
只是没想到,我看书哭的泪水和看他采访笑的泪水一样多!毫不夸张,他要是上脱口秀,肯定能亮四个灯!
-1-
《活着》是我对余华最大的误解
如题,《活着》的确是我们对余华的最大误解!
1.我靠《活着》活着
读过《活着》的友友们,大多数都是语文老师推荐吧!
有一位中学老师告诉余华,他上学那会儿,老师就推荐看《活着》,如今自己当老师了,也给学生们推荐《活着》,要求学生们看《活着》的老师已经进入第三代了,如此一个“传承”的故事,到了余华耳朵里:
“感谢伟大的语文老师们!我靠《活着》活着!”
余华——一个靠中国最惨小说《活着》而活着的男人,一个把抑郁留给别人,把快乐留给自己的男人(狗头)!
2.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的
余华是弃医从文的,提到弃医从文,大家自不然会想到鲁迅。他赶紧撇清:人家鲁迅先生是海归,我是赤脚医生!
起初他是一名牙医,干了五年后就几乎把镇上的人所有能拔的牙都拔了。
他感叹:嘴巴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不得不说,这句话已经是文学大师那味儿了。
当他经常站在临街的窗前,看到在文化馆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游手好闲地走来走去,他的心里十分羡慕!
果断“弃医从文”,完全是因为向往文化馆“不做正事、可以迟到”!
在当时进入文化馆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学会作曲;二是学会绘画;三就是写作。
余华说,作曲和绘画太难了,而写作只要认识汉字就行,所以他只能写作了。
“我就写小说吧,因为我认识的汉字不多。”
后来的评论家们都赞扬他的语言简洁,他就说那是因为认识的字少。
虽然“无奈地”写起了小说,但他非常喜欢文化馆的工作,因为他第一天到文化馆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发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来上班的。
便有了那句经典发言:
放弃牙医工作去文化馆上班,让他幸福得差不多要从睡梦里笑醒。
因为他觉得自己从一个每天都要勤奋工作的穷光蛋变成了一个每天都在游玩的穷光蛋,虽然都是穷光蛋,可是文化馆里的是个自由自在和幸福的穷光蛋。
不过,实际上我们余华老师,才不是穷光蛋!
原来,靠《活着》活着,诚不欺我!
所以看《活着》哭的那一公升眼泪,终究是错付了。
-2-
余华的采访是文坛泥石流
看了余华老师的采访,才明白什么是作品和人各火各的!笑点相当密集,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1.废话文学大赏
被外国记者问起,中国作家和法国作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余华:
怎么说呢,这大概就是听君一席话,倒贴十年书吧!
在接受B站up主仲尼Johnny777的采访时,同样来了一番废话文学引得人哈哈大笑。
仲尼想让余华给《活着》打个分,余华毫不犹豫地给出9.4分,观众们和仲尼一样,想知道那0.6分扣在哪里?
余华:“剩下0.6你去问问那个豆瓣。”
2.跑题大师
继续说余华老师在仲尼采访中的骚操作。
仲尼一本正经地问:“您是如何在这个市场反应和纯粹的自我表达之间,拿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呢?”
余华:“因为开始写作,以及出书过程和今天不一样,因为我们那个……”
到这儿还是一个一切正常的状态!
突然余华老师画风一转就问:“你是在台湾省吗?”
仲尼说自己是在厦门,余华老师顺着就继续说了一堆,厦门好啊、就是夏天太热了、去鼓浪屿排队的时候那个地方还有降温设备……
好一个虚晃一枪、答非所问。
到了视频最后,仲尼问:“最后能不能对观众说一句一键三连!”
余华:“你后面的画不错!”
整个采访就是:还挺好的,各聊各的,偶尔互动。
最主要原因是余华老师信号不好哈哈哈哈哈哈哈。
3.余华绝对不当“烂尾”作家
余华上央视的采访也同样“不正经”。
和董卿在《朗读者》的访谈中,余华聊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由于他小时候经常干坏事被自己父亲责罚,他也觉悟出不能老是去稻田里边躲着,于是他就开始装病。
发烧不行,因为一摸就能摸出来。
然后就说自己肚子疼,还自信满满地说自己小时候是很有演技的。
都怪他演得太逼真,于是:
余华母亲给他做的麻醉,就这样割掉了阑尾,从此成为一名写作没有“烂尾”的作家~
-3-
谁也别想逃过余华的嘴
余华不光爱调侃自己,调侃起别人来更是一把好手。
在余华嘴里,莫言是个只要看了一眼就会让人灵感尽失的老头子,史铁生是最惨守门员、苏童是被大哥们一顿忽悠后,绝口不提热爱文学的老实人。
1、看到莫言容易失去灵感
先补充一个冷知识:莫言和余华是舍友。
余华说起和莫言的事,件件都很好笑,非常笋。
他们在宿舍的写字桌都是朝着同一面墙的,两个柜子并排放着,就把两个人隔开了。
写累的时候就往椅子上一靠,余华往那边一看时,往往莫言也会刚好往这边一看,他俩经常通过两个柜子的缝互相对视一下,感觉非常不好。
余华说,当自己写作状态最好的时候,一旦看到他的眼睛,灵感就没了。莫言也一样,他说他写得最好的时候往后一靠看到余华以后,状态也没了,不想写了。
两个人就这么互相嫌弃!
直到后来莫言去捡了一本几年前的挂历回来,钉一个小钉子挂在柜子上面,从此以后他们都看不见对方了,写作就变得顺利了。
看不见对方的脸,才成就了一个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和一个作品畅销海内外的作家。
2、让史铁生当守门员
他们有一次去沈阳,余华自己说,是认识史铁生以来,史铁生第一次长途跋涉,他、莫言、刘震云三个人把史铁生扛上火车。
到了沈阳之后,他们在篮球场上,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
还让史铁生坐着轮椅被迫当起了守门员!
沈阳文学院的那帮孩子真的不敢踢,怕一脚给铁生踢坏了,谁也不敢往那边踢,所以他们就向学生们发起进攻。
余华还不忘“警告”学生们,“你们要是一脚踢到铁生,很可能他人就没了。”
史铁生隐形代表作:《我与球门》!
3、苏童热爱文学的“老实人”
在1988年,余华、王朔、莫言和苏童他们四人,去意大利参加远东地区的文学论坛。
题目是:我为什么写作。
他们四人也分别不知道对方要写什么,等到写完念稿子时,余华第一个上去。
说自己写作的原因是,不想当牙医、想睡懒觉、不想上班。
莫言则是说,写文换稿费,就想给自己搞一双皮鞋,想装一下自己是军官。王朔的回答也和他俩差不多,也是类似不靠谱的故事。
只有苏童是唯一一个老老实实答题的。
写了自己当年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里如何如何热爱文学,通过怎样怎样的创作,才走上文学之路。
结果,等苏童听了他们三个的发言,就死活不愿意再念自己的稿子,恨自己没有瞎编一个。
在这群大忽悠面前,苏童就成了最纯洁的老实人。在余华的最新采访里,他也说:
苏童:那我走?
写在最后
今年恰好是余华《活着》发行的第30年,出版了30年仍然畅销的小说。
他总是用些诙谐的语言,一笔带过自己的成就。
虽然他最初写文可能就是源于这些荒诞的理由,但是也一定离不开这些年的坚持。
余华的文学创作,没有热爱那份心是写不出来的,作品不会骗人。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他文字表达上足够透彻与坦诚,面对外界的姿态也保持着开放包容和谦虚。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功成名就者的从容。
期待余华老师在未来的新采访,我倒要看看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