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清华大学新生入学季,一个名叫林万东的男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他外表瘦弱,穿着朴素,浑身透着股农村孩子特有的质朴和憨厚气息。看起来平凡无奇的他,却一进校门就得到了校长邱勇的“特别待遇”。
邱校长不仅亲自看望他,奖励他2万元的助学金,还在当年的开学典礼上,当着全校3000多名师生的面,点名表扬了他。
很多同学纳闷:同样是苦苦拼搏了10多年,从千军万马的考场中突围而出的清华学子,为什么校长偏偏对林万东“另眼相看”呢?
他们想象不到的是,在他们为庆祝考上清华大学而雀跃欢呼,并享受着高考后的轻松假期时,林万东却顶着炎炎烈日,汗流浃背地和妈妈在工地上搬砖背沙。
一天200袋,近2万斤的沙子,这个19岁的少年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地一袋袋背起来,用稚嫩的肩膀,攒着上大学的学费。
这位“2019年最励志考生”的寒门学子路有多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深深体会。
2001年,林万东出生于云南宣威市阿都乡一个偏远的山村。
这里不仅交通不便,而且物质匮乏,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当地海拔较高,大多只能种植一些便于储藏的食物,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
而林万东的家境,比一般的农村家庭更加贫困。
他有一位85岁高龄的爷爷;原本是家中顶梁柱的林爸爸,在一次意外中突发脑梗,加上腰伤,让他彻底失去了重体力劳动的能力;此外,林万东还有一个上大二的姐姐,一个上高一的弟弟,一家人的生存压力都落到了林妈妈孔大桃一个人的身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虽然农村的学校异常简陋,但林万东却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小时候,每到放学时间,当其他小伙伴都相约一起去玩时,他总是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学习。
上中学后,林万东每天要走七八公里路到镇上的学校读书,每天天没亮就要赶路,遇到雨雪天,山路又滑又湿,身着单薄衣裳的他,总是冻得双手通红。
由于舍不得买学校里食堂的饭菜,林万东每天都是从家里带一盒白米饭,就着咸菜下咽。放学一回到家就去田地里干活,或在家里烧饭洗衣,忙完家务再做功课。
虽然生活环境恶劣,但林万东学习异常刻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在年级里总是名列前茅,每到期末考试,他都能捧回好几张奖状。辛勤劳作的父母,只有在看到儿子的奖状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才会露出难得的笑容。
看到父母欣慰的表情,林万东心里就会油然升起一股使命感。他暗暗在心里定下目标: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用加倍的努力回报父母,改写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他明白“望子成龙”四个字对父母的意义。在农村,一个争气的孩子,带给父母的不仅是表面的安慰,还有内心的尊严。
但是,对于他来说,上学这条路还是太难了!
为什么难?
一是没有钱购买学习资料。高中以后,单一的课堂教材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知识更新迭代的需要。当其他同学纷纷在校外购买各种书籍补充能量时,他只能厚着脸皮向同学借书本来抄。
更多的时候,他就在每一道题上死磕,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练习,光错题集就有20多本。
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个省钱的窍门。在镇上一个收废品的大爷那里,论斤回收二手试卷和课外书籍,总算缓解了书本不足的压力。
二是他心疼妈妈。即使考大学是他一直以来的信念,但林万东仍然多次萌生过辍学的念头。因为他觉得妈妈实在太辛苦了,他觉得,自己已经19岁了,应当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
但是,妈妈果断地拒绝了他。并告诉他:“考个好大学。这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孝顺。”
有人说,一个好妈妈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一个好女人,可以让一个不幸的家庭聚集能量,焕发生机。
林万东的妈妈孔大桃,就是这样一位女性。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接受过太多教育,但孔大桃却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闭塞偏僻的山村。她相信,读书才是孩子们唯一的出路。
因此,她从小就给3个孩子灌输要好好读书的道理,不管日子多苦多难,她都坚持让孩子读书。
在当地,很多孩子初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也有人劝说孔大桃,让几个孩子们出去打工挣钱,减轻家庭压力,但孔大桃从未动过这样的念头。
相反,她总是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能读,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大学”。
但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尤其对于一个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妇女来说,要支撑起庞大的家庭生计,更是难上加难。
丈夫出事之后,41岁的孔大桃别无退路,只能选择做重体力活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在昆明一个工地,做着和男工一样搬砖背水泥的粗重活。
瘦小的肩膀,一天要扛几百袋水泥,在工地上来回往返。日日如此,从不间断。
这样的活计,就连男人都要拼上十分力气,更别说一个柔弱的女人。因为过于辛苦劳累,孔大桃4个月时间就瘦了30多斤。
外表坚强的她,偶尔也会因为压力过大情绪失控。
她说,“一个人在这边,又要供3个孩子读书,又要给老公看病,还有家里面的老人也80多岁了,一切都是我一个人负担。”面对镜头,孔大桃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但很快,这个乐观的女人就拭去了眼角的泪水,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哪怕压力大,我都非常的开心,只要孩子听话。我一直都是吃苦耐劳的。”
即使身在泥沼之中,也要拼尽全力为孩子开辟一条学习的通道。正是妈妈的坚韧,让林万东有了迎难而上的的勇气,和绝不放弃的底气。
在妈妈的鼓励下,林万东开足马力,朝高考冲刺。后来,在学校的推荐下,他参加了清华“自强计划”,顺利通过了面试,获得了30分的加分,并最终以713的高分考取了清华大学,也成为了当年云南省曲靖市理科状元。
他说,高考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许还能成为这个家庭新的起点。
当其他同学纷纷抛下多年的学习包袱,投入到轻松愉快的假期中时,林万东却跟着妈妈来到了工地,开始为了之后的学费打工赚钱。
因为年纪小,个子不高,身材还瘦弱,在烈日炎炎下工作10多个小时,每每令他筋疲力尽,200袋水泥扛下来,他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双手已经完全使不出力气。
而妈妈却告诉他,他的工作量只有自己的三分之一,妈妈平时每天要背400袋以上的水泥。
此时,林万东才深深地感受到了母亲的不容易,也更深刻地懂得了什么叫承担和责任。
因为心疼儿子的身体吃不消,承受不了如此繁重的体力活,妈妈坚决不让林万东继续在工地工作了。
在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林万东也受到了不少家长的邀请,于是他开始帮助学弟学妹们补习功课,通过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来赚取学费。
天道酬勤,10多载艰难求学,他终于为自己赢得了最高学府的入场券。
林万东说: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对我们这些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来说,是最真实的体验。我不管前方是好是坏,我只知道,这是一条新的路。
我也会努力带着我的家人,一起走向幸福。我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我不会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也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如今,林万东已经在清华大学度过了两年充实的大学生活。和以往一样,他刻苦学习从不松懈,第一年期末考试,就取得了全系第一名的好成绩。
自己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把伞。
林万东不仅学习好,还很乐于助人。
2020年的一场疫情,促使很多学校调整了教学方式,学生们也只能在网上上课。
为了帮助高考贫困学生,清华大学发起了一个名为“春霖抗疫助学”的公益活动,而林万东是第一个报名参加活动的志愿者。
为此,他不惜花费了大量时间梳理高中课本,给考生答疑解惑,分享自己高考时的经验。
不少同学表示不理解,这样做值得吗?
毕竟在清华大学读书,本身学习压力就很大,要应付自身的任务就已经很吃力了。
林万东却说,他自己就是贫困家庭出身的,他很清楚对于贫困学生来说,高考不仅意味着改变命运,而且还意味着可以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新的起点。
所以他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贫困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也有实现梦想的机会。
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高考却是改变寒门学子命运最好的路。考试很残酷,但这是中国经过千百年来摸索出来的,对穷人最公平最有利的方式。
林万东让我们看到,时间不会辜负一个学子的努力,曾经为学习所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费。所有的艰辛和拼搏,最终会成为帮你打开梦中象牙塔的那把钥匙。
他的故事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寒门学子们:哪怕是出身于泥土中的种子,只要向阳而生,不断攀登,有朝一日,也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