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俗  
展现“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2022-01-05 14:54:30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奥运会是体育和文化共同的盛会。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北京冬奥会的文化呈现里,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的业务领域包含形象景观、体育展示、仪式颁奖、火炬接力、城市文化活动和冬奥文化活动六个板块。中国传统文化和“双奥之城”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元素。

 

 

陈宁表示,在每个设计背后几乎都有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和印记。

 

 

“冬奥会的体育图标,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陈宁说,并且“小红人”图标已经是动图,它更适合新媒体传播,更适合当代的应用场景。

 

 

继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奥会后,北京冬奥会将使北京成为全球首座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就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有关“双奥之城”在文化方面的传承还有很多,陈宁说,北京冬奥会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形态相呼应,炬身自下而上渐变的图案,是2008年的祥云纹样过渡到冬奥会的雪花图案,这种过渡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

 

 

“我们在火炬传递路线的选择上也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火炬传递第一站是奥森公园,那是2008年奥运会的遗产,下一站冬奥公园,是北京冬奥会的遗产。奥森公园是首个‘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冬奥公园我们要把它打造成全马(全程马拉松)基地。”陈宁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部分文化展示活动有所调整。其中火炬接力活动也创新形式,将传统火炬接力与火种展示活动相结合,创新打造火炬接力活动。

 

 

“比如火炬传递,从过去计划的很长时间、很多地方,现在相对来讲都浓缩了,真正的火炬传递只有三天。我们通过精简规模、创新形式,把传统的火炬传递活动与火种展示活动结合起来。”陈宁说,2021年10月20日火种抵达北京后进行了一系列火种展示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在传递、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冬奥会理念;虽然传统火炬传递只有三天时间,但在传递路线设计和火炬手的选择中融入了丰富的内容。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个月之际,回望过去的筹办历程,众多细节令陈宁感到难忘。

 

 

陈宁说,冬奥歌曲征集已进行三届,现在已全部完成;但到目前,他们还经常收到来自各地的投稿,这其中有残疾人、老年人,也有来自偏远地区的人们,“尽管他们的作词很稚嫩,他们的作曲也不专业,但是他们浓浓的奥运情非常打动我们”。

 

 

根据安排,北京冬奥会大部分项目的颁奖仪式将集中在当天比赛结束或是第二天在颁奖广场进行。

 

 

陈宁介绍说,在颁奖广场举行的颁奖仪式将给运动员提供非常好的感受,其中会穿插一些文艺演出和观众互动。同时,由于天气原因,“劲爆”的东西会多一点,让台上台下一起动起来。

 

 

北京冬奥组委在各时段都安排了丰富的文化活动,此前启动的“爱的明信片”活动,邀请“粉丝”给喜欢的运动员写明信片,冬奥会时这些明信片将被送到参赛运动员手中。

 

 

陈宁透露,北京冬奥组委已收到大量明信片,此前中国网友答应日本观众,即使日本观众不能来现场观赛,中国观众也会替他们为羽生结弦加油;现在给羽生结弦的明信片已经很厚了,“我们会设计一个环节,把明信片送到他手里”。

 

 

现在,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已经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陈宁表示,衷心期盼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记者 吴博文、刘宁、董意行)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