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品牌  
搬出穷窝窝 过上新生活
2019-12-31 10:28:16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  分享: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及东川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围绕“69”退出标准,结合“五个一批”脱贫工作要求,因民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

一、基本情况

因民镇位于东川区北部,镇政府驻地田坝社区距区政府所在地106公里,辖区国土面积142.2平方公里,有11个村52个村民小组和4个社区17个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5681户18730人,其中2014年农业户籍农村常住人口数7680人,贫困村现有实有人口3043户112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72户4411人,农民人均耕地0.98亩。全境从南向北由八条深谷、九条山梁组成,山高谷深,土地贫脊,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地灾隐患尤为突出,辖区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8个,其中:泥石流21处、滑坡33处、崩塌21处、塌陷3处;特大型地灾隐患点3个,大型地灾隐患点9个,中型地灾隐患点35个,小型地灾隐患点31个,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有1350户,16个选厂,11580人。由于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自然资源承载力十分薄弱,大部分村组已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全镇发展面临着出行难、就医难、就学难、饮水难、生存难、增收难、脱贫难的七大难题。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问题。

二、易地搬迁情况

因民镇完成全镇符合政策的12个村(社区)39个村(居)民小组1530户6137人的搬迁分房、入住工作。搬迁安置点分别为:世纪铜城(紫郡园)、对门山(康和园)、蓝色经典、碧谷工业园区、力新公司、起嘎公租房、石文化步行街、起嘎一号地块(隆康园)、起嘎二号地块(乐康园)。搬迁后农户开始全新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实现水、电、路、网畅通。房屋整齐排列,环境优美。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也有明显的转变,文明意识、科学意识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觉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积极掌握科技知识,寻求致富门路,盼富思富、勤劳致富的愿望日益强烈,讲文明、讲科学、重教育的良好风尚在搬迁群众中可逐步形成。人民群众教育、健康有保障,生产和文化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群众树立了自力更生的信心,坚定脱贫致富的决心,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

三、主要经验做法

因民镇搬迁工作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镇指挥部总体指挥调度。锁定目标一个目标,即所有搬迁户在规定时间内搬迁入住;抓实“三支队伍”,即包村科级领导、村组干部、老党员和村组有威望的人。落实“四项制度”,即搬家户情分析制、验房入住进度制、总体调度制以及每日调度制,实现“五抓五促”的目标。

(一)抓好统筹促重视。一是成立统筹机构。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各搬迁村包村科级干部为成员的搬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12个搬家工作组,分别负责统筹12个搬迁村的搬家工作。二是加大统筹力度。搬迁前,领导小组坚持每周至少一次高位统筹研究推进搬迁工作,专门听取并研究各村工作推进情况。三是分别会商会办。搬迁前,针对搬迁工作有问题或推进不理想的村,镇党委书记、镇长分别会诊、集中会办,及早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确保问题精准、措施精准、责任压实。

(二)抓好谋划促规范。一是定总体方案。因民镇结合搬迁时间紧、任务重以及情况复杂等实际,在广泛听取群众以及村组干部、包村科级领导等各方面意见后,制定进城安置搬迁方案。二是定各村方案。围绕镇总体方案,由各村包村科级领导牵头制定各搬迁村包括细化到每户、量化到各类物品如何处理等的搬家方案,召开群众代表会予以认可执行。三是提前分析研判。以开展“三讲三评三诚信”为依托,对搬迁对象每户户情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搬迁意愿、家庭贫困状况、已购房等情况,确定“先易后难”的搬迁总体思路,明确每户验房、搬家时间以及搬家责任人等,确保搬迁稳步有序。

(三)抓好动员促信心。一是召开大会聚人心。在搬迁前,召开一次涉及村组干部以及群众代表的动员大会,对搬迁过程、搬迁房源、搬迁后续措施等进行了全面宣传,实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目标。二是入户动员解民忧。除召开群众户代表会外,针对村组内有威望的老党员以及暂时不理解、不支持的,由包村科级领导带队深入家中,拉家常、说政策、谈感情,促进更多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搬迁工作上来。三是营造氛围造声势。喇叭响起来、布标挂起来、宣传单发起来,到处都营造搬迁氛围,用浓厚的搬迁的氛围让搬迁群众紧张起来,同时,每村组织不少于5人的群众代表到安置点实地查看装修样板房,进一步坚定群众搬迁信心和决心。

(四)抓好调度促有序。一是坚持任务调度。围绕户情分析情况,按照户验房、户搬家、户六有确定时间,实行挂图作战、任务销号,坚持每天按照确定任务调度,实现了“集中办理”目标。二是坚持每天调度。在搬迁刚开始时,由于群众存在等一等、看一看,各村紧迫感不强等问题,导致工作推进十分缓慢,发现问题后,镇党委书记、镇长轮流到搬迁安置点靠前指挥,坚持每天总调度、每天下任务,确保搬迁科学调度、按计划推进。三是坚持排名调度。因民镇采取每天“工作亮一亮,任务瞧一瞧、成绩比一比”工作机制,让先进村领导讲方法、说技巧,促后进村领导讲不足、说目标,切实形成搬迁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五)抓好保障促落实。一是强化办公保障。成立因民镇驻对门山派出党工委,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同时,为对门山党工委配备了必需的办公用品,为每个搬迁村各安排1间办公室,1套办公设备,为顺利搬迁提供物质保障。二是强化兜底保障。对无力自主搬迁的农户,由各村脱贫攻坚指挥部结合群众实际,整合帮扶单位、镇村干部力量,给予全兜底保障搬迁。三是强化服务保障。一方面,强化物资处理服务,积极协调废旧物品公司,收购废旧物品。同时,与农户签订自愿委托村委会集中堆放老寿材承诺书。另一方面,强化过程管理服务,确定了“干部每家搬迁户都要走到、了解到、就业到、帮助到”措施,让群众开心搬家、安心安家。

四、强化后续保障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因民镇成立因民镇驻对门山派出党工委和为民服务中心,加强移民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好搬迁对象的日常管理,激发搬迁对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促进搬迁后稳定脱贫。

(一)大力发展务工经济。一是对有稳定工作岗位的劳动力确保持续稳定就业。通过“1+6+6”政策的鼓励和关怀,促进已经外出务工人员的稳定就业。二是建立易地扶贫搬迁自主创业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有创业意向的群众自主创业。三是对有就业意向的群众和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加大劳务输出及区内岗位推荐力度,按照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帮扶单位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就业。四是涉及易地扶贫搬迁有就业意愿,但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群众安排乡村公益性服务岗位就业的,原则上岗位及人员同步随迁到搬迁点就业。五是统一对有就业意愿的搬迁群众进行统计,组织群众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交由劳务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组织安排就业,确保户有一人就业。六是大力开发扶贫车间。以政府主导开发扶贫车间,解决不能外出务工的富余劳动力务工问题。通过政府开发劳动密集型的扶贫车间,大量吸纳不能外出务工的富余劳动力。扶贫车间的主要类型为:蔬菜分拣、烤火器组装、藤椅编织等,按计件付工资,技术含量不高,有的还可以回家工作,十分受群众欢迎。

(二)大力发展村级特色产业。用足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各村发展各具特色的种植、养殖、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将原搬迁区域现有的资源用活用好,为搬迁群众提供持续增收保障。

(三)高度重视教育保障。严格落实对贫困学生的教育资助政策,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没有学生因贫困失学辍学。

(四)开展“新时代新民风”建设、全面开展“五星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开展以”讲感恩、讲诚信、讲法治”和“比发展、比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通过“三讲三评三诚信”群众性教育活动,将“感恩、诚信、法治、发展、和谐”五星家庭创建活动有机融入到各家各户,引导群众懂感恩、懂珍惜,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