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之贵,大家都有耳闻;茅台为什么能卖到这么贵,却不一定人尽皆知。
为什么茅台酒这么贵?四个方面为你解析。
1.成本本来就高
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大概在5:1,也就是“五斤粮食一斤酒”。
粗略计算,酿造茅台酒所用的本地红樱子糯高粱在18年之前的收购价是7.2元/公斤,18年一月之后上调到了8.2元/公斤。
高粱和麦子所做的大曲一比一的比例,麦子制曲成品率按80%,一斤酒曲需要1.25斤小麦,小麦价格在3-4元/斤,取中间数3.5元/斤。
一斤酒的粮食成本=5斤高粱+5*1.25斤小麦
=5*4.1+6.25*3.5=20.5+21.875=42.375元
这还只是单单粮食成本,酿造过程中人力物力才是成本大头。
2.工艺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
茅台酒的工艺一般概括为“一二九八七”,是指一个生产周期需要一年,经历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极为繁琐复杂。图示如下:
以上流程中,耗时最长的是发酵。
发酵分两步,平地堆积发酵(也叫有氧发酵、阳发酵),蒸煮加入酒曲的酒醅靠堆积的热量进行为期一个周左右的发酵;
而后把酒醅放入三米深左右的窖池进入入窖发酵(也叫无氧发酵、阴发酵),用麸皮、窖泥封顶,发酵一个月左右进行蒸煮取酒。
酱香酒从端午制曲开始到重阳下沙,每次发酵取酒都是一个月左右,重复取酒七次,基本一个流程结束就是下一年开始制曲的时间了。
复杂、漫长工艺流程带来的依然是高昂的人力物力成本。
3.产量少、卖方市场,物以稀为贵
酱香酒在我国的白酒市场中占比量不高,而茅台酒作为其中的特优代表,产量更是严重不足。
查询相关数据:
2017年度,茅台酒实现了基酒产量正常、质量稳定,全年茅台酒基酒产量达42771吨,完成年计划的130.9%,入库合格率为99.96%。同时,会议也明确了2018年茅台酒的基酒生产任务:46100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6年我国白酒市场销售额为6125.7亿元,总产量1358万吨。而2016年茅台的产量在3.9万吨,销量大概是2.29万吨,茅台酒营业收入约367.14亿元
产量占比不到0.3%的茅台酒,收入占比将近6%,低产量高额利润,其价格高昂可见一斑。
另附茅台2000年之后的涨价幅度:
4.宣传得好,抬高了身价
最后,酒香也怕巷子深,酒帘子挑得高,看到的人多了,买的人才会多。
各大名酒在2017年的广告宣传费用如图:
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古井贡的费用都是10亿往上,如此高昂的广告支出使各大卫视黄金时间总能让这些酒出现在公众眼球,日复一日刷存在感。
而茅台一直以来都把自己往“国酒”这个位子上靠(尽管申请商标多年一直未获通过),新闻联播开始前的那几秒“国酒茅台、为您报时”时间虽短,但绝对黄金价值。
茅台也一直把自己往政治名人身上靠,宣传的那几个故事,什么批文“把产量搞到一万吨“;茅台独得国酒之父恩宠;尼克松、里根对茅台酒情有独钟;茅台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等,全是往上层靠。
另外茅台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跟“四渡赤水”时结下的缘分也是分不开的。
军中茅台一直都是炒作热点,茅台在军系确实也备受好评,《战狼》里,吴京对瓶吹的茅台以前可是军中常客(另外附送一个小知识:茅台瓶口有玻璃珠,这样子喝茅台,酒水很可能出不来)。
一系列的宣传塑造了茅台高端大气昂贵的印象,加之投资炒作的推波助澜,以及茅台集团的日益壮大,茅台酒价格居高不下也就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