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和蜥蜴在一亿年前拥有相同的祖先,但是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演化,形成了如今两个不同的物种,甚至在一些蛇类当中,躯干上还留有四肢退化后的痕迹。
蛇伏地而行,虽然没有了四肢,但是行动同样敏捷,灵活的身体在地面上做波状弯曲,利用弯曲处向地面施力就能推动整个身体的前行,在水中游动更加灵活。
化石显示,四肢退化的蛇最早出现在距今9千万年前,此时是白垩纪时期,恐龙还是地球上的霸主;根据自然选择论的观点,蛇主动退化掉四肢,肯定存在有利于蛇适应环境的因素。
其实关于蛇退化四肢的原因,目前还是一个谜团,不过也有一些看起来比较合理的解释:
解释一:为了适应海洋生活退化掉四肢
蛇类祖先是远古的爬行类动物,当它们再次打算返回海洋时,四肢会增大水中游动时的阻力,从而变得多余,于是蛇的四肢开始退化。
在蛇类演化的早期,地球上就出现过体型巨大的海蛇,现在地球上的海蛇体积缩小了很多,海蛇的种类有50多种,有的甚至长期生活在海洋之中。
解释二:为了适应洞穴生活退化掉四肢
在2015年,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9000万年前没有四肢的蛇类化石,通过CT扫描发现,这条蛇的耳朵中有一个明显的球状通道,这正是洞穴生物的典型特征。
因为洞穴生物所处环境特殊,如果还依靠空气传播的声音辨别事物的话,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洞穴生物一般会进化出特殊的内耳结构,以增强感知地面的微小震动的能力。
这个发现证明早期的蛇类已经开始洞穴生活,用于躲避大型食肉动物比如恐龙等等,并且进化出了相应的身体结构,而四肢在洞穴生活中非常不便,所以蛇的四肢逐渐退化掉,同时,蛇的整个身体接触地面,还能大大增强地面震动的感知能力。
虽然蛇失去四肢后增强了某些方面的能力,但是没有四肢后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比如蛇在前行时无法大幅度地状弯,攻击方向也仅限于前方,而且攻击距离很有限,所以我们看到捕蛇人在捉蛇时,从蛇的后方进行捕捉容易得手。
蛇经过上千万年的进化,目前已经有3000多个种类,绝大部分蛇的外耳已经完全消失,视力也退化,但是它们进化出了非常灵敏的地面震动感知能力,还拥有敏锐的嗅觉,以及在夜间捕食非常有用的红外感知能力,使得蛇类能在地球生物圈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