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如果说人的一生是在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上踽踽独行,那么信仰就是一直伴随着人前进的一股力量。在众多不同的信仰之中,宗教也是一种。
宗教信仰存在于人类思想中上千年,每一种宗教都有独特的立世之道。
在各种宗教中,人们最了解最常见的就是佛教了,但佛教并不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真正的中国本土宗教在盛世时从来不露面,在乱世的时候反而下山,这个宗教就是道教。
道教发展
"因果轮回",这是佛教中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佛教讲究人有因果,做了坏事都会有轮回报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说法也被许多人误认为是佛教的,可见佛教对中国影响十分大,但是实际上"三生万物"的说法出自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
道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中的道家思想就是道教的前身,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因此道教的教祖就是老子。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修炼成仙,这样的思想在如今看来是荒谬的,秦朝时期秦始皇就终日沉迷于追求长生之法,不问国事。
道教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雏形,但真正形成教团实在汉朝。西汉前期,统治者推崇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以道家思想治国,之后造成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到了隋唐时期,道教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甚至被奉为国教。
在道教中,老子被奉为"太上老君",老子原名李耳,唐朝是李家的天下,皇室认为老子是唐室的先祖,将老子尊为大道元阙圣祖玄元皇帝。明朝时期由于明成祖推崇张三丰,道教更是渐渐走向世俗化和民间化,在民间修道炼丹渐渐成为一种风气与文化。
满清入关建立起了清朝,清朝统治者推崇的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原本宗教信仰是每个人的自由,但当时满清刚入关,民间有不少支持反清复明的人。
新的朝代来临时,多数百姓是欣然接受的,但有少数人不愿意接受新的时代,想要复辟前一个朝代,清朝初期也有一部分不愿意接受清朝统治,想要反清复明的人。
这些支持反清复明的人大多隐匿在道观之中,于是清政府便开始毁掉道观,连道士也多数被清朝的官兵杀害,自此道教走向了衰退之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不再束缚宗教信仰,并且立了相关法律保障人们信仰宗教的权益,道教又开始复燃,1957年还成立了道教协会。每一个宗教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一些为宗教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推力的人,道教的发展则离不开张道陵。
张道陵被人们称为张天师,是正一道的创始人。在巴蜀地区,有许多巫教的教徒,那些教徒屠杀百姓,以敛财为目的不择手段十分残暴,这使得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张道陵在外游历时经过这个被巫教教徒施暴的地方,把这个无恶不作的组织平定了,将这些饱受摧残的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因此人们将张道陵称为天师,直到后来当地也依然流传着张道陵的故事,甚至渐渐将张道陵神话。
张道陵的"正一道"要求道众清心寡欲,最终自然无为。
道教宗旨在清心寡欲,他们都追求修仙,所以道观时常在山顶,远离尘世一心向道。但道教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宗教,在追求修身养心远离尘世喧嚣的同时,他们也对世间的局势有所了解。
英雄道士
清朝晚期开始,中国陷入了激烈的抗争之中,与西方列强抗争,与满清的迂腐抗争,与人们的守旧思想抗争,后来又与想要侵占中国领土的日本抗争。
在那个艰难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批爱国人士,他们在战场上拼命保家卫国,不问生死,这些爱国英雄中不乏道教中人。田信良就是道教中人,他被人称为田道士,创建了东北义勇军的第十二路军和第三十七路军。
田信良对普通的贫民百姓怀有很大的同情之心,在道观中时他时常动员道观施粥布膳,因此在百姓心中口碑极好,威望极高。当战争的号角吹起,当别国的进犯者试图将他们的国旗插上中国的领土之时,爱国的田信良毅然决然决定加入保家卫国的行列。
当时中国兵力不足,他就号召农民建立了一支队伍,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支农民组成的队伍可以说是最穷的一支队伍,田信良就说服其他的道观为他们提供物资。
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了第十二路军。1932年,田信良在执行任务时被敌军抓获,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他坚持不透露丝毫机密,最终被残忍杀害。
除了像田信良这样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的道士,还有别的道士也在那个中国最艰难的时期做出了力所能及的事。李圆忠就是一个。
李圆忠出生在武术世家,出生于武术世家的人或多或少会受到家族的影响,李圆忠在年轻时候就加入了军队,只不过后来觉得不喜欢马背上的生活便成为了一名道士,在成为道士后,李圆忠还修习了医学,以治病救人为乐。
在炮火打响之后,李圆忠带领众多道士成立了一支道家军,李圆忠还曾救过宋学义和葛振林。等到中国好不容易响起了胜利的歌声之后,李圆忠又回到了山上继续他清心寡欲的生活。
盛世和尚乱世道
在国家危难的时刻,道教中许多道士毅然决然离开他们远离尘世的山林,一个个拿起武器,用自己所能做到的力量拼尽全力保护祖国的疆土,后来又有"盛世和尚乱世道"的说法。
如今说起宗教,佛教依然是人们更加熟悉的一个宗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反而不被人们所熟悉。
在中国争取自由获得新生的战争中,道教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功劳,我们不一定去信仰这个宗教,但至少可以了解这个宗教,以后不至于说不出本土宗教只记得外来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