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当我第一次听说,先有“无相寺,后有九华山“,这句话时,本能的反映是,怎么可能?有山才有寺,不是吗?
这个疑问也是我在电话采访九华山无相寺住持演一法师时的“热点话题”。
“无相寺初建时,它和九华山都不叫这个名字,寺是无名小寺,山也并非闻名遐迩。
有一天,这座无名小寺里来了几位不同寻常的人,李白、高霁、韦权舆在庙里借宿了一宿,第二天游山玩水时,
李白诗兴大起,脱口而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高霁随口唱和: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韦权舆也随吟道: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
李白又接着唱和: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之后,
因这首诗的因缘,九华山因此得名
而他夜宿的小庙
就是后来的无相寺。“
在演一法师娓娓道来的字里行间中,我能感觉到,他音起音落间的文化底蕴,和对那山,那寺,及其所承载的千年文化的热爱。
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关于他的传闻:
演一法师在岀家前曾在著名高校任教、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代高僧墨宝陈列馆馆长、云波书院院长……
演一法师|九华山无相寺住持、画僧
脑图中的他,应该是云游山水间的画家、满腹诗书的讲师,在滚滚红尘中可以过得衣食无忧,闲情雅趣的人。
那么,他为什么出家?
02
“听说,您为一滴泪而出家?”
我一直想搞清楚这传闻背后的来由。
师父缓缓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10年,我在一所大学的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做导师的助教,因此因缘,经常带学生到九华山写生。
有一天,来到一个叫大觉寺的地方,而且听说有个寺庙马上要奠基。于是就提前过去,刚一进山门,就看见一块写有“奠基”的石碑,这两个字映入眼帘时,他的眼中莫名涌出一滴泪水……
放眼望处,青山苍苍,圣像巍巍,再观眼前,大觉寺百废待兴的“奠基”二字,在废墟之上,暮云之下,竟觉心中百感交集。
图|演一法师画作
此情此景,演一法师对陪同他身边同伴说:“我要出家。”
同伴以为他在开玩笑,问道:什么时候
他说:“明天”
就这样,
世上少了画家魏源
多了僧人释演一
我听过许多曲折离奇的传奇,却被这个简单得可以浓缩成一滴泪的故事感动。
白云苍狗,我们只是过客。
匆匆此生,谁又不是为使命而来?
只不过,很多人一生中找不到生命和使命的契合点
足迹处处,却了无归宿
忙忙碌碌,却心无宁时
图|演一法师画作
山之巅固然可羡,但山脚下,稳稳托起壁立千仞的一块块“奠基石“,或许更能折现出生命本真的意义。
03
“师父,谈谈您出家前后画风的改变吧?“我很好奇,一个已谙熟于技法的人,是如何摆脱套路,重塑画风的。
作为一个不入流的写手,我尚且知道,文风是如一个人的笔迹般,融在血液里,一旦形成,很难改变的东西。那么一个自幼受艺术熏陶,形成自己画风的专业人士,想要改变风格,难度可想而知。
图|演一法师画作
而且他的画风转变得那样酣畅自然,禅韵逸趣,过目难忘。
“画风的改变,就是心路的改变。人生百年如看山。
三十年看山是山,于画理上,就是过于在技法上讲究,在生活表相上刻画。
三十年看山不是山,就是从相中提取本质,用来表达创新的思想。犹如印象派、野兽派等表现。
三十年看山还是山,这就切入“禅画”的境地了……”
图|演一法师画作
“那么禅画的境地是什么?”我问。
他说:这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外相上,会有人形容它是空灵、飘逸,其实这依然是某种“概念”。
什么是禅?坛经有云:外不乱为禅,内不动为定。这样状态下画出来的作品,就有禅画意韵。当我们以一颗平等心去观的时候,或许才能领略禅画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妙义。
几笔丹青,行云流水,皆是沧桑流转心不动
寥寥翰墨,人情冷暖,都化浩渺云烟情不羁
图|演一法师画作
“在我看来,绘画传递出的理解,体现的动静好坏都不重要,关键是用此因缘,转为道用,我是凡夫,不知禅,只想画。
只要别人看了我的画,感受到一刻美好,想坐下来,静一静,观一观,足矣。“
图|演一法师画作
04
不知为什么,听演一法师说禅画时,我脑海中总在勾勒着一副属于九华山无相寺的画,那个被一代大儒王阳明赋诗九首,被李白几度着墨,被文人骚客无数次歌咏的无相寺,在千年,百年前,到底该是什么样的画面?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梢谪仙家。
仿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王阳明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
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
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李白
图|演一法师画作
那山,那水,那人,似远,似近……或许他们曾经以什么样的画面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这方山水历经千年沧桑后流转到眼前时,我们要绘一幅怎样的画卷?
演一法师言“现在这个社会,每个人的心中,需要的不是吸收多少东西,而是释放多少东西。希望能让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润泽更多人的心,让平和、无私、无我的生命状态被更多人拥有,并用这种状态促进社会的和谐、文化的复兴、民族的进步“。
听了他的话,
我想,或许,真正的“禅画“,
不是高悬于高堂,而是融于世间,
它传递的是平和,内敛,进取。
是独善其身又慈悲济世,
是亦真亦幻亦无邪,是大慈大悲大雄力。
图|演一法师画作
让我们一起赏读演一法师的《塔林吟》
竹动松摇
沽沽泉涌蛙鸣
稻香儿
山花儿
点染烟云
孤影漫步栅栏
抚塔林石痕
路转弧桥
袅袅吹烟回绕
蝴蝶儿
柳蝉儿
轻歌慢舞
伊人闻香蜂处
凝青目忘形
举头微思
十指七弦三山
青莲儿
红鱼儿
波动星移
邀来清风明月
揽西江独吟
来兮
往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