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孩子去楼下透气,小区小广场自然成了孩子们的聚集地。
有个小孩儿嘴特别甜,逢人大老远就开始问好,一直问到人跟前儿:“奶奶好!爷爷好!”
许多人羡慕不已,这孩子真会说话啊。
没成想,妈妈吐槽到:
“谁家有话唠,谁知道!
我家的孩子太话痨了,但凡醒着,嘴就没停过。
妈妈,我跟你说我做了个梦!
妈妈,今天我们去哪儿玩啊?还去找小米吗?
小米我们昨天玩的过家家,我当妈妈,她当孩子。
每次遇到这种唐僧式话密轰炸,我都是尽管嘴角挂着微笑,但心里早就大喊:'你能不能给我消停会儿!能不能少说两句让我静静?'
更让人头疼的是,她表达欲太强,只要她在,别人就甭想说话,都得听她说,不管我跟她爸说什么,她都能插上嘴。
简直头疼得要命!”
“你快知足吧,总比我们这个半天撬不出一个字,沟通全靠猜的强!”另一个妈妈接茬道。
上面那位妈妈是凡尔赛么?
我想说,真不是!
因为女儿基本也是这种类型的娃,我太了解话唠娃的种种毛病了……
相对沉默的孩子而言,人们好像确实更喜欢爱说话的孩子。
他们交流更顺畅,完全不用费力琢磨他的心思,小话唠大多是通过“说出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能给家里带来欢乐,耍宝、搞笑,分分钟能给你逗笑,是一个超级解闷儿身份的存在。
他们朋友遍地走,仿佛跟谁都是自来熟,交朋友,他们好像无师自通一般。
但是,凡事,两面看。
1
家有小话唠的困扰:
对于话唠的孩子,嘴甜爱说话旁人一时稀罕觉得可爱,但下面这些问题,即便是亲妈也是吃不消的!
别人正在沟通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在表达的时候、大人有重要事情正在处理的时候,孩子的话唠就显得有些烦人。
而且控制不住地接下茬、爱插嘴,表面看上去是爱说话爱表达,其实背后折射的是其他隐藏问题:
自我为中心,过分求关注——
有些孩子习惯把自己当成世界中心,渴望成为环境的焦点。
当他发现大人们的谈话内容跟自己无关时,就会为了刷存在感、吸引大人的注意,不断打岔,说个不停。
别人聊着与他完全无关的话题,他偏要插嘴、接话茬,“我只要听我说,不要听你说”;
一直问问题,却不注意听答案,已经回答过的问题还总是问。
不懂礼貌和不尊重他人——
有些可能是大人缺少对孩子行为表达上的约束,让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没礼貌了、没有尊重别人。
别人正讲话的时候,他也偏要打断,说自己的一套,“你们先别说话呢,先听我说……”
人家讲,他也讲,不听别人在讲什么;
不懂区分场合和察觉他人情绪——
还有些,是不知道哪些场合应该禁言,没有同理心体察他人情绪。
不管你是在打电话还是谈要事,心里有话不能等,想讲就立马要你听他说;
你正在忙/正情绪低落,或已经听烦了,他还要一直说,一直让你回应;
不分场合的讲话大嗓门,总是需要别人提醒。
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孩子得天独厚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可能变成社交阻碍。
因为没有人会愿意和只顾表达自己、不顾他人感受的人长期相处。
话多的孩子不可怕,只想说、不会听、也不顾其他的孩子才真的让人担心。
所以,小话唠们还是需要引导的,让他们在有规矩的情况下,尽情发挥所长,释放潜力。
2
怎样优雅地让孩子成为“懂礼貌”的话唠呢?
一般来说,当我们嫌孩子太吵太烦的时候,就是say stop!
但这种下命令所获得的效果,一般都是短暂且有时效的。
他们可能出于你的威严,闭了嘴,但是并不知道为什么要闭嘴?更不理解开口和闭嘴所要遵循的规矩。
所以,我的经验来了!
1、要忍住!不给孩子贴标签
先看看,这些是不是你stop孩子的常用语:
“你那嘴能不能消停点!就你话多!”
“话少点吧,就听见你说了!”
“没看见我正跟爸爸说重要的事儿吗?你先闭嘴!”
孩子想说话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是正当的。
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对,但当你给他贴上“话多”的标签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爸爸妈妈不喜欢。
久而久之以后可能就不敢表达,不敢说了。
标签效应含有一定的导向性,会带来心理暗示。
千万不要小看心理暗示,他会造就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2、教会孩子等待
孩子总是说不停、忍不住,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想到什么忍不住立马表达,等不及别人说完。
这其实跟想吃糖不立马买就哭闹是一个道理,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等待(延迟满足)。
不要觉得烦,先接纳孩子急于表达的情绪,然后认真地告诉孩子:
“妈妈知道你有重要的话想说,但妈妈现在在打电话/在跟长辈谈重要的事,我会尽快结束,然后过来听你说,你等我一下好吗?”
让他慢慢地学会:等待别人说完……等待下课再说……等待打完电话……
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当然这点能不能做到、要不要立即改正,跟孩子的年龄以及具体的事件有很大关系:
3岁以前孩子很难自控,父母要多包容、多听孩子说;
但3岁之后,就需要做一些要求和延迟引导了;
5、6岁的时候,就应该杜绝了,不然正式上学后会带给孩子许多麻烦。
小时候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可能遭到同学的孤立,也可能遭到老师的抵制。
之前女儿班里有个同学,家长多次被老师请去喝下午茶,理由几乎都是一个:孩子上课总是忍不住讲话接话,课程总是被打断。
另外我还有个让孩子等待的独门小技巧:
我们当时用轮流发言编故事的方式,让女儿感受和学习等待。
随口编故事,但必须等一个人编完一段,另一个人再开始。
因为天马行空,所以能最大程度刺激女儿“说”的欲望;但是规则又需要她必须听清前一个人的思路才能接着编下去,所以,她就必须学习自控。
大家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因材施教。
3、提醒孩子区分场合
电影院、音乐会、图书馆、别人休息的时候,这些需要安静的场合,最好不要说话,如果是要紧的沟通,可以小声说。
比如电影院:“女儿你看别人都在看电影,有人说话吗?咱们也不要说话哦,不然会打扰到别人!而且如果你一直跟妈妈说话,就会错过重要的情节。如果有不懂的或特别想说的,那小声跟妈妈说。”
如果他们控制不住,执意要大声说话,也不需要斥责。
不在规则的边缘试探几个来回,孩子是学不会规矩的,你只需要直接把他带到可以说话的区域呆着就好了。
进影厅,不大喊,大喊就抱出厅。坚持得多了,孩子自然就明白什么是被鼓励的、有教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