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少有的外族血统的帝王世家,唐王朝似乎在中国历史之中特立独行。也正因为这样,唐朝的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才会显示出与平常的国君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唐帝国对外交流十分开放,思想也不古板,这极大地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里面,各种宗教流派和本土的儒学、道教等等组成了光辉和灿烂的唐朝文化。即使在唐朝后期分崩离析之时,唐朝依旧在文化的高地之上俯瞰全球。
一个国家文化强弱,可以凸显出国家的软实力如何,既然文化实力已经强得离谱,更别说其他的方面了。当今世界强国,可以在某些方面有不足,可以是土地、人口、国家安全态势。虽然这些看起来每个都比文化重要,但文化强的国家必定是强国的历史规律无人打破。
唐朝——文化遗珠于千年前的星河
灿烂的唐王朝,称之为中国历史之巅峰也不为过,到几千年之后的现在,中国人依旧以唐人自称。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接触到的最早的文化作品应该都是唐代的作品,比如《春晓》《草》等等古诗,都是唐朝时期的作品。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离开课堂之后就再也没有心思去学习古典书籍,因此唐诗作为最深的烙印停留在中国人的心中。
1.社会的大一统使得文化得以迅速传播
隋朝虽然短暂,但是也是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坐收渔利的唐朝依旧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最核心的因素就是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之前的王朝之中,几乎是文化和国家实力成为正比。汉朝时期,文化发展蔚然成风,很多的文学大家都在西汉成名,《史记》等等名著出现。到了三分天下的魏蜀吴,名人辈出但是更为成名的都是武将,当时的文人大多也是作为谋士和门客,依附于地方割据势力。
到了暂时统一的西晋,这段时间文化方面的成就就和西晋本身在中国的地位一样。几乎是刻意去找都找不到,对比此时,东晋因为社会相对来说稳定,文人雅士就在这个时间段集中爆发,东晋也成为中国历史之中文人墨客最为集中和集大成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之中纯粹的文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因而到了国内安定,社会推崇文化的盛唐,文化的爆发式增长几乎是已经成为定局。
2.科举制——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
大唐之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之中留下名字,和政府推崇文化有极大的关系。整体国家的加强,就需要更多的官僚来进行国家管理。再采用九品中正制似乎就背离社会的发展轨迹。因而兴建学校,崇尚教育,才是解决人才难题的唯一解。隋朝已经开了科举先例,科举制的雏形已经实行数十年,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才是正题。
唐高祖李渊就曾经在《兴学教》中说过:
“自古为政,莫不以学为先,学则仁、义、礼、智、信五者具备,故能为利深博。”
《新唐书·选举志》中记载,“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视不第者,皆有罚。”对于已经在官场随科举制风行了数十年的徇私舞弊的现象进行了大刀阔斧和不讲情面的修订,《唐律疏议》之中亦载:“诸贡举非人及应贡举而不贡举者,一人徒一年,二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只有最完善的制度才能够确保整体的完美运转,整个体系机器才可以制造出真正的人才。若是当时不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保障,恐怕即使出现再多的唐太宗也无法挽救唐王朝。
3.文化的碰撞产物——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文化的发展不仅仅需要自己的推陈出新,和其他的文化团体流派的交流更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作为盛唐文化的第一代表,李白可以说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诗作已经是流芳百世,在一代代中国人之间相互传阅。但是李白本身就是中西结合的“作品”,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李白虽然在四五岁就到了四川,但是还是受到了中亚相对外放的文化的影响,如果李白出生在中国中原,可能性格会极为含蓄,更别说写出之后的狂放恣意的文章了。
李白的西域风格很难在任何形式上否认。李白出川之时那种中原文人祖传的傲气和西域的表达形式让他写出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千古名句。管中窥豹之下,可见当时的西域人已经融入了大唐的文化圈子之中,各民族各教派,在大唐的文化海洋之中都放下了暂时的成见,相互之间以文学和艺术称兄道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头一遭了。
思想要走在社会之前
社会的变革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和释怀。同理,思想的发展也不能够脱离社会的现状。恩格斯曾经说过:“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不过历来文化总是要超越现在的经济现状,从而引领社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文化明明产生于现在,却一定要超越现在的原因。文化的高度繁荣不仅仅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个好事,对于政治方面可以做到更加的健全,对于经济可以做到完全的反哺作用。
1.教育为立国之本
文学的发展要靠教育,教育的发展更加促进文化。文化兴盛的朝代,教育都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发展治理方略。在唐朝,城市的教育发展已经是很健全了,各地政府都在城市之中建立了各级学校和书院。但广大的农村和城镇在这方面发展极为平淡,毕竟没有国家的支持,想要靠几个老师来维护学校的日常运转是非常困难的。先不说当时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有着上学的资本,就说这些地方的人,抛开请了私教的地主阶级,也就只有少数的人有着学习的动力和资本。
因而统治者为了招收到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政治血液,发展乡间的教学是第一要务,这方面国家也只能出面解决各方面的阻碍,无法直接建立学校招收学生。因此,私学的发展在唐朝开始流行起来,国家不可能把公立学校开到每一个村镇,私学的发展也为政府解决了燃眉之急。为了一视同仁,这些私学的学生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也和公学的学生一样,有着一样的权利和身份,因而个人办学的风气开始流行。
2.反哺文化本身——文学的传染力为所有之最
文化和文化产业是两个几乎没有任何关联的事情。文化产业和大家想象之中不同,文化产业大多都是官方或者非官方的一些文化机构,首要的目的是盈利而非发展文化,因此把文化的兴盛都放在文化产业链条上面是不恰当的。
唐朝时期,文化的创造行为大多数还是个人行为,和现在的出版社之类的不同,文化创造的行为是跟着文人走的。造成文化传播只能靠口口相传的场面,这些人也难以参加政治。
李世民设立崇文馆,为的就是能够把社会之中的文人吸收到政府部门之中,把他们的才智为自己所用。这些翰林院的文人得以凭着这种机会,为国家分忧解难,成为国家的大脑。并且这些人的主要职能就是编纂各种书籍,经过了几百年的动乱,几千年前的经典古籍到了唐朝已经早就灰飞烟灭了,唐朝就依靠着这群学者对之前的几百年、几千年的古典做了重新的规整和总结。文化的齿轮又开始连接着古代和现实转动。
3.弱小的文化如何回馈经济
文字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是文人的酒后狂言,中国更是流传着一句经典到人尽皆知的古话“百无一用是书生。”似乎在很多人眼中,文化的多寡只是盛世的锦上添花,于实际的生活而言没有半毛钱用处,还不如做一做农活有用。老农总比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生有用,这一点直到现在依旧被人用来嘲讽农学院的毕业生。
可这种看法是极为片面的,老农之所以能够“胜过”大学生是因为长年累月积累的宝贵经验,在面对具体的事情的时候,老农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在面对突发的专业的问题之时,大学生更加有着自己的独到的优势,因而一旦场面超越了老农民的认知,他就会盲目的求助于天地等等虚幻的东西,或者怨天尤人,或者死马当活马医,自己盲目从事。面对这种时候突发情况的冷静分析,也是文人所独有的。古代的农民可能需要的知识较少,但是对于一些冶铁,建筑之类的部门,需要的专业的工匠更加的多,这些人需要的文化底蕴更加的深厚。
总结:
中国社会向来尊重学者,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的经济才能够在古代一飞冲天,并且到了现代依旧是可以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完成弯道超车,超过老牌的世界强国。没有对于文化工作者的尊重,就不可能得到文化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就无法在现代这个以文化为国家软实力的世界之中生存下来。文化对于经济和民生的促进是极为快速和无声的,你永远不知道文化对于你自己的改变,除非你对文化得到足够的了解。毕竟于世界发展而言,需要的更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文化。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