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底9月初,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时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作了全面阐述。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对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5,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进入新世纪,“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加剧,给海峡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党中央将反对和遏制“台独”摆在对台工作更为突出的位置。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四个“决不”的主张,在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产生重大反响。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强调“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充分表明全中国人民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对台政策由此进入“以法遏独、以法促统”的新阶段。
同时,中共中央积极推动两岸政党交流。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实现了6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主要领导人之间第一次历史性握手。会后发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国共两党达成一系列共识。2006年4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共同举办首届两岸经贸论坛,10月,共同举办两岸农业合作论坛。通过论坛平台,大陆方面推出多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逐渐迈入正常化,两岸在学术、文化、教育、新闻、体育、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不断深化。
2006,“离天最近的铁路”全线通车
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党中央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世纪之交实施后,按照中央提出的重点先行、适当超前的方针,着力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展开了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标志性工程建设。
青藏铁路被称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全体参建人员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克服常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2006年7月1日,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有力推动了雪域高原的跨越式发展和各族人民生活的改善,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输氧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使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局面。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党中央着眼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相继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决策,形成并丰富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由此,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我国存在2600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附加在农业税上的一系列地方性收费也一并取消。农业税及各种附加收费的取消,根本性地扭转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状况,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0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对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作了“十个结合”的精辟概括,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作了概括。大会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大会对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大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党的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贵的政治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08,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至24日,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随后举行第十三届残疾人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居于金牌榜首位,在残奥会上居于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中国人民成功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进一步增进了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2009,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大在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的同时,作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从2008年9月到2010年2月底,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基本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新的决策部署。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此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为了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成果,党中央于2010年4月决定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并以此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中建功立业,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