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保  
俄罗斯电影散记之三:银幕上最为清澈又最为匆忙瞬失的爱情
2021-12-03 10:49:33  来源:中国文化报道网  作者:Admin  分享:

 俄罗斯人表现苦难总是格外的让人心悸和彻骨,不论是从诗歌、小说、音乐、绘画还是到电影,俄罗斯人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无时无刻不驰奔于这无边的土地上。托翁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与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同名电影,得到了完整的统一和立体呈现——大师手笔:宏观与局部,掌镜近乎完美,战争场景与插科打诨,旁观者的话外音,游弋其中,化龙点睛。总体来说,胜在细节,无不透射托翁的普世主义理念,仁道博爱——残酷牺牲之下的真善美……

 
同样,我们在电影《士兵之歌》中,片头的话外音,在沉郁、伤怀的音乐烘托下,使得影片即刻进入残酷战争的情境中,可电影的高超在于,它并非只是表现阿寥沙这名士兵在战斗中如何机智勇敢地击毁了德军的两辆坦克,而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聚焦他3天假期回家途中所遇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这是比跨越千山万水更大的阻遏。指挥官要给他奖励,他请求只要给他一天假期回家给母亲重盖下破漏的房顶,内心深处当然是渴望见到思念不已的母亲,首长是一个仁厚的长者,考虑到他奔波劳累,特批了他3天假期。
 
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辛辗转,最终,当他距家只有10公里时,他遇到一个好心的卡车司机,因这一路的耽搁,时间已不允许他在家住上一夜,他只能匆匆跟母亲说上几句话,便立马要赶回战场……他唯一给母亲的就是一个最温暖的拥抱,重聚意味着告别,这是多么令人揪痛的场景,片尾话外音,承接开篇,母亲站在那条通向远方的路口,遥望着永不能归来的儿子。
 
回想一下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这部电影,它是继《第四十一个》后,《士兵之歌》再次凿开了苏联电影的一个黑洞,透出的微光,乃是对一个普通士兵最为动人心弦的颂歌。诗电影的流动光影,单音乐背景下浓缩的紧绷时光,就会让人看一次,泪一次———不离不弃的爱人,背弃爱的妻子,火车上贪婪的押运土兵,“野兽”却是真正的好人中尉,以及一直等候儿子归来的母亲……
 
最关键的,19岁善良的阿寥沙,这一路遇到了惶恐又纯美的舒拉,错过了火车,就像久别重逢:“我的小舒拉……”“我还口渴”……告别,“舒拉,我家乡在索拉夫诺村,记住地址,我听不清”……一路曲折,人类的磨难,银幕上塑造了这人世间最为清澈又最为匆忙瞬失的爱情。
 
片中的姑娘舒拉,天使般的面孔,一开始跟他在破车箱便撞个满怀,惊恐不已,她只能骗他说是去看望受伤飞行员的男友,慢慢,她感到了阿寥沙的单纯和善良,离别时已爱上了他,她才说自己有男友那是骗他的,这让远去的阿寥沙感到了深深的欣然、不舍和希望。但战争终究是血腥的,这名士兵与千千万万的士兵一样再也没能返回到家乡,也就无从见到他心爱的美丽的姑娘。
 
也许,苏联时期的电影多少有些煽情的成分,但这是不同时期的产物,或者说尚在可控的煽情范围,不至于让人感到脸红心跳起鸡皮疙瘩。
 
但为何一想起俄罗斯,便想起了苦难,又为何苦难总是伴随着俄罗斯这块浩瀚的大地,如涅克拉索夫诗中说的,俄罗斯的苦难就像这广袤的土地,永远的无边无际……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答案,太大了,苦难就变得越来越多,这是历史与政治对冲现实的问题,也永无尽头,如同横扫西伯利亚的寒流,那么的凛冽又不可思议。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文化报道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5-2019. 中国文化报道网 www.cg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gia.cn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