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中概股血流成河,一夜蒸发258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1家跌超30%,7家跌超20%,87家跌超10%,146家跌超7%,185家跌超5%。
如果统计年初至今,16家跌超90%,36家跌超80%,65家跌超70%,90家跌超60%,123家跌超50%,153家跌超40%,200家跌超20%,极少数比例的中小市值的中概股录得正收益。初略统计,今年200多家中概股累计至少蒸发市值1万亿美元。
中概变中丐,形容很贴切,但却很无奈。
1
上市环境恶化
在美股,2021年是一个超级大牛市,而中概股却遭集体抛弃与屠杀。这不是简单基本面的问题,而大概率是海外投资者,尤其是嗜血的华尔街资本借政策打压等契机,集体恶意做空的杰作。
据媒体报道,美国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出台一条新规则,要求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披露其所有权结构和审计细节,即使信息是来自相关外国司法辖区。
根据SEC新规,如果PCAOB连续3年未能对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进行审计,SEC可以将这些公司除牌并禁止交易。此外,SEC将监管美国上市公司,评估它们是否由任何外国政府控制或拥有。
SEC批准的新规,就是美国去年12月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在美上市企业提供审计底稿给PCAOB。这最终可能导致200多家中国公司被美国交易所剔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向PCAOB提供审计工作底稿存在一定限制,对于许多中概股,完全遵守《外国公司问责法》是很难的。
根据国内相关规定,该法案中要求的审计工作底稿等档案应当存放在国内,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中国证监会、国家保密局和国家档案局2009年制定的《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中明确规定,除要求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过程中,提供相关证券服务的证券公司、证券服务机构在境内形成的工作底稿等档案应当存放在境内。
当然,中国并没有完全禁止提供审计底稿给PCAOB。事实上,早在2013年,中国财政部与美国PCAOB签署了一份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向PCAOB提供了4家审计工作底稿。
2016至2017年,中美双方对一家在PCAOB注册的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了试点检查,中方团队协助PCAOB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3家在美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了检查,试图找到一条有效的检查途径。
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多边备忘录等合作框架下,中国证监会已向多家境外监管机构提供23家境外上市公司相关审计工作底稿,其中向美国证监会和PCAOB提供的共计14家。此外,2019年10月中美双方对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存放在中国内地的在美上市公司审计工作底稿调取事宜也达成了共识。
但到了2020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中止双方此前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也就是说,美国单方面中止双方关于审计底稿等信息交换的合作,一边指责中概股不提供审计底稿。
而这些赴美上市中概股的审计底稿,包括企业各方面数据,绝大多数又是互联网企业,可能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滴滴是其中之一,赴美上市不到半年即将在美国摘牌,回港股上市。
对于美方的做法,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是对中国企业政治打压的又一个具体行动,也是美方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的又一个具体表现。
总之,中概股在美国交易所的上市环境,极其恶化。对于上市地位的巨大不确定性,一些美国投资者用脚投票来规避这种风险。当然,这里面大概率还有众多恶意的华尔街大鳄,借机大肆做空赚取暴利。因为SEC刚刚批准的新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在去年5年便在参议院通过,12月在众议院通过。按照正常逻辑推理,市场对此早应该有所预期。
2
屋漏偏逢连夜雨
赴美上市的中概股,绝大多数是互联网企业。在反垄断的加速推进中,本身行业周期以及公司业绩增长前景在今年迎来了重大拐点。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30余年,已经经历了牵引期、探索成长期、快速发展期、成熟繁荣期。这些年,互联网从搜索到社交化网络,再到移动互联网,流量已经见顶,开始内卷存量竞争,并把触角伸向类似买菜这样的民生领域。从这个维度看,互联网逐步趋近于传统行业。
从企业生命周期来考虑,我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巨头,之所以称之为巨头,意味着已成长为各大细分赛道的“参天大树”,已走过了公司的“成长期”。之后,大方向是陷入低速增长,在之后不增长,甚至负增长。
加速互联网行业与公司变局的重大外力,来源于反垄断。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开启了互联网监管大幕。过去,互联网可以蓬勃发展,无所畏惧,没有增量可以通过“垄断”等方式无限蚕食传统行业的蛋糕来满足业绩的高速增长。但从这时开始,一切的游戏规则变了。
紧接着,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今年4月,阿里被罚181亿。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代表着中国互联网最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从此往后,强监管会是一个常态,也给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带上了紧箍咒。
今年7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行业因为政策监管的强势介入,增长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不是短期的,而是在可以预见的中长期内,几乎看不到逆转的可能。
还有电子烟、交通出行方面监管层面的强行介入,都在改变着行业的增长逻辑。
2021年各种各样的监管政策与措施接踵而至,且没有任何结束的意思……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成立,从正厅级单位上升至副部级单位。
监管频频出手背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前景都不会再如去年之前那般光明,已经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
在没有强力反垄断之前,互联网行业已经步入成熟期,巨头们也已长大,大趋势一定是长期投资的价值越来越低,因为高业绩增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下滑。反垄断,只是加快了行业投资逻辑的生变。
今年,现实远比元宇宙中的虚拟世界更虚幻。
3
尾声
中概股经历过今年的血洗,部分互联网巨头的估值已经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接下来,中概股会不会更低不知道,但一些优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具备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但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这种机会较难把握,因为一家公司值多少钱的决定权在外资手里,且可以把股价打到不可想象的低位,向上留出暴利空间后,说不一定他们会精准入场做多。
中概股命运多舛,中短期不知道如何演绎。但长期大方向可以肯定的是,中概股最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投资互联网行业的黄金时代也已经过去,就如同当下投资房产已经谢幕。